姚贝娜歌曲精选连播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贝壳天地 > 乐评赏析
姚贝娜演唱频谱分析大楼
2013-11-13 23:27  来源:百度姚贝娜吧  作者:比的原理
更佳观贴体验,请访问个人博客

http://bideyuanli.com


看不懂频谱图的看这两个文章:
泛音与共鸣
http://bideyuanli.com/?p=7
音色与频谱图
http://bideyuanli.com/?p=125


看不懂d3, g3的看这个
音高

http://bideyuanli.com/?p=97

__ke_temp_url__

开张先说两句:

前面做的几个视频可以说把姚贝娜最重要的,最有可比性的歌曲都比过了,后面的恐怕没有那么好的对比素材了,更多的是单首的频谱赏析,所以不再单独发帖,集中发到一个贴里。

但是,别人的频谱还是会经常出现。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看不出问题嘛!预测至少一半的频谱会是其他歌手的。

我目前也在不断的寻找规律,总结更科学的结论,所以欢迎各位评论,指正!

最后,力争多盖几层,对得起标题中“大楼”两个字。。




姚贝娜频谱分析1 — 一定要看现场!

先看这个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0MDg2MDI4.html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枪版中女声声压大过男声一个量级,合唱的时候基本听不到男声。而正式版中,竟然两个人的声音差不多大了!
可见,正式版欺骗了纯真善良的我们。我们不禁要想:我们还被多少这样的“正式版”欺骗过感情?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一定要看现场!

然而,这还没完,枪版中的女声和正式版的女声差别非常大,并不是简单的减小音量。
1. 枪版中的女声力量十足,正式版里面几乎没有力量。
2. 枪版中女声声音是很实的,但正式版是比较虚的。(感觉比较飘)
3. 感觉上正式版中的女声比较违和,不似人能发出的声音。

究竟为何会违和呢?下面,上频谱一探究竟!



1. 枪版中高频泛音丰富,而且很多泛音很粗壮,正式版中高频泛音大大弱化。
2. 枪版中第一泛音是比基频要强的,正式版中基频比第一泛音强。如果读过笔者关于姚贝娜的其他频谱分析,我们知道,对姚贝娜来说,第一泛音基本上永远大于基频。
3. 最后一个音最明显,枪版中基频几乎消失不见,正式版中无中生有的产生了一个基频。(所以枪版中这句力量十足,正式版中变成了一个比较飘的奇怪的音)
4. 我们基本可以判定,正式版削弱了高频泛音,或者说把他们简单化为基频(我们知道高频泛音就是基频的整数倍波)。


这样,我们大概能猜出为何声音会违和了:
按照姚贝娜的唱法发出来的声音,肯定是第一泛音强过基频的(几乎是常识)。可现在基频最强,声音就会发暗。真实世界中基频最强的声音都是那种几乎没有高频泛音的“喊出来的”音,按照常识我们知道这样的声音就是“暗”的。(即使我们没有学过任何乐理,也会直觉的这么觉得)
另一方面,姚贝娜的高频泛音依然很多,所以你又会感到声音是有穿透力的,比较“亮”(高频泛音丰富则音色“亮”)。
最终,这种又暗又亮的感觉给人造成了强烈的违和感。


为什么这么做?目测应该是:如果简单减小音量,女声的力量感不会减小,还是会抢了男声的风头,所以才要修成这样,让女声飘起来。

再看和声:


1. 这个和声就是传说中的女声比男声高八度(流行领域里比较少见)。这个图很好的解释了,和声高八度的科学所在:双方的泛音会完美重合在一起。
2. 双方的主力量都集中在第一泛音,姚贝娜的第一泛音f4和张炜的第一泛音f3振幅相当,所以我们感知他们音量相当。

3. 由于泛音重合,没法看出是不是违和了。


枪版就不用提了,姚贝娜的第一泛音碾压张炜(好粗壮!),所以女声基本完全压住男声。

最后,这种违和感也曾经出现在汉武大帝里,那个是不是也曾经暴力修音过呢?不知道,没对比不好说,上个图大家自己琢磨吧:


大家还曾经在哪里发现过姚贝娜的声音违和了?回帖说说?




下面开始搬运,把之前的几个视频都搬过来,那几个没加精,估计大家找也找不到。。


也许明天对比版


优酷说版权侵权,只好贴到了搜狐,所以大家只能忍着看广告了!
http://my.tv.sohu.com/us/196202326/61690495.shtml


更佳观贴体验,请访问个人博客:

http://bideyuanli.com/?p=108


这个更接近嘶吼,所以曲线抖动严重。泛音较充分。




因为麦都快被拉到地上去了,所以人声线比较模糊。




姚贝娜的共鸣峰在第一泛音,也就是1500Hz左右。
在2000-4000hz也有大量能量的释放。
共鸣非常充分,图上可以看到第六泛音。
基频几乎消失不见,进一步说明共鸣非常充分,基频大部分被管道滤波。(基频消失不见的另一个可能是泛音太强,衬托的基频太弱,实质上基频的能量跟别人的基频差不多)
整体听上去饱满响亮,穿透力强。

声音稳定,抖动较少,中间那个f3的确比较失败,抖动明显。(当然是相对于姚贝娜自己,其他几个废柴一个音都没能唱直)




共鸣依然强烈,但不如盲选(看不到第六泛音),应该是用的力度不够,唱得比较轻松。
能量集中释放到1500Hz的第一泛音,高频泛音相对稀缺,所以听起来没有盲选那个穿透力大。
基频依然很弱,证明共鸣还是非常巨大。
三个音唱的都跟尺子画出来一样直,丧心病狂!听起来也是这样,突出一个稳。

总的来说,这一版完成质量好,时间长,力度不如盲选。




看最后一个音,阿妹的基频振幅最大。这与我们听感是一致的,唱前面的部分的确是在“唱”的,所以泛音更强;最后一下是喊的,基本就靠声带,共鸣很小,所以基频最强。
只能看到第二泛音,第三泛音已经非常微弱。

总的来说,阿妹的共鸣很弱,所以听起来音色比较暗,穿透力差。



阿妹cd版的好不少,不过共鸣依然不充分,最后一下还是喊。

最后,贴一下巅峰姚贝娜是什么样的:





独上西楼对比版 ## 张靓颖 VS 姚贝娜 VS 王菲 VS 邓丽君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xOTcxNDMy.html


就不上张靓颖的频谱分析了,因为
1. 枪版,效果比较差。其实张唱了好多次这个歌,但我就是没找到一个官方版。
2. 张唱的问题太多了,跑调,抖动,气息不稳,尤其是下行的音“寂寞”,问题很大。总的来说,清唱确实是歌手的杀手啊。

下面看其他三人:




大家都说姚贝娜最大的优点就是唱歌第一个字特别抓人。这个图大概能看出一些问题
1. 王菲是共鸣最差的,听起来也是音色最暗的。
2. 邓略逊色于姚,音色比王菲亮的多。
3. 姚是唯一一个起步就能把第一泛音弄到跟基频差不多大的。要知道这是个只有d2左右的低音,而且是开嗓第一声。
4. 从泛音数量上看也是姚占优。

5. 总的来看,以音色而论,姚开嗓第一句是最“亮”的。




1. 王菲是尾音最弱的,基本没有共鸣,所以听感上来说,尾音是暗的。

2. 姚略胜邓,尤其是第一泛音,能量更大一些。听感来说也是大体相当的,姚唱的更稳一点。这是姚唱法上的一个特点。稳定亮音加一个颤音结束。




1. 这句邓和王菲不相上下。两人都比姚音色暗。

2. 姚这句,笔者窃以为是姚的一个杀手锏:就是在轻声细语的主歌部分,用弱音起步,迅速拉一个共鸣暴强的稳定长音,接一个大颤音结束。因为共鸣强,能量均匀输出在各个频段,所以穿透力强,音色特别亮,耳朵有轰鸣感,感觉声音里似乎自带混响。最后接一个大颤音,混响效果达到极致,感觉似乎听到了回音。


其实能做到上面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是轻声的主歌部分。到了副歌,姚就全开了,基本全都是跟上面一句差不多的共鸣程度,只放最后一句好了:


两人都只有第二泛音。



总结来看,我们似乎发现了姚贝娜为何特别的适合古风类歌曲:
1. 因为共鸣强,泛音充分,所以音色亮。音色亮差不多是古风类最重要的要求。
2. 在比较弱的主歌部分就能唱出很强的共鸣。尤其在尾音上,有杀手锏:稳定的强共鸣长音+大颤音,音色亮,回响强,用在清唱的时候,会有很强的回音感,古风的感觉自然就出来了。
3. 相对的,邓和王的选择是多用小颤音,这也是大部分歌手的选择。但是切记不要全程用大颤音,像张靓颖一样。一方面有直音有颤音才有节奏感,另一方面全程大颤音给人的感觉就是气息不稳(虽然张确实气息不稳)。


最后,附送姚贝娜职业生涯第一次“啊”(在视频结尾处):


说实话,没有对比挺难有说服力的。

这是非常弱的一个音,依然能唱出两个泛音,而且第一泛音强于基频,说明确实共鸣很强。(这句回音感很强吧)



姚贝娜同一场演唱会另一首:连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3MzQ2Mjcy.html
看完只能感慨:纯嗓无敌啊!各种所谓“辨识度”嗓,在纯嗓面前完全没法看啊。

这个先放这里,等后面我上频谱分析一下姚贝娜是如何压住张敬轩的。



All by myself对比版席琳 VS Charice VS 姚贝娜 VS 黄绮珊 VS 张惠妹 VS 李佳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yOTIzNDY4.html


不废话,直接上图


几点说明:
都说这歌是经典的“一句歌”,所以咱们就比这一句。
断音。断音其实比破音还可怕,整个相当于把一句断成两句来唱了,难度大大降低。而且允许断音的话根本不会破音,感觉不行了断一下调整了接着唱。(要说明的是,断音的时间也是算在总时间里的,并没有额外扣掉)
姚贝娜的破音出现在第二个any more,按理说不应该扣分(说好了比一句的!)。不过为了防止你们说我偏袒,还是扣了20。

阿妹没唱第二个any more,按说应该扣分,不过考虑到已经负分,所以。。



综合来看,各个live版的排名:
Charice第一无悬念,远远抛离竞争对手,甚至差不多爆掉了席琳迪翁的cd版。
姚贝娜第二,原key,时间长,缺点是没接上尾音。
席琳迪翁live版第三,席琳迪翁live永远降key,这一版降的还挺狠。
剩下三个基本属于比惨的范畴了。黄绮珊降key还大断音(大断音达半秒多),并且没接上尾音,好在时间长,所以微弱优势战胜李佳薇。
李佳薇时间太短了,还断音一下,坑爹啊!好在原key。
张惠妹,不黑阿妹了就。


下面看频谱对比图


降key的一目了然啊~
席琳迪翁cd版1400左右的泛音强烈,2000&3500两条也还不错,所以厚度穿透力俱佳。
席琳迪翁live因为降key,所以强化了低位置共鸣,2000的支撑非常强,所以听起来很厚重,穿透力不如cd版。
Charice就太强了,能量平均释放,各个频段的泛音都很强,高频泛音比席琳迪翁更丰富,所以整体饱满穿透力强,差不多爆了席琳迪翁的cd版。(charice拉了挺远的麦)
姚贝娜1400泛音强烈,缺少2000段的支撑,所以声音不厚重。姚在3500和4200倒是特别的强,所以听起来是最尖锐的一个。另外姚抖动明显,在第一泛音看不出什么(所以听上去音准没有问题),但是高频泛音上得抖动就很明显了。
李佳薇中规中矩,总感觉她的声音出不来。
黄妈是枪版,所以效果最差。黄妈的共鸣还是很强的,无论是胸腔还是头腔。

张惠妹,一如既往的基本不共鸣。


多说两句,很多人觉得黄妈高音爆姚没悬念。其实那是因为:姚只唱120%把握的歌,很少挑战高难度。黄妈为了搏出位整天挑战高难度。其实你要真让她们同飚高难度,姚是可以小胜黄妈的。毕竟45的人了,声带受年龄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是15年前,黄妈胜姚应该没问题。




科普一下《日月凌空》。


日月凌空是《日月凌空》这个电视剧的主题曲,关于这个电视剧,维基百科如是说:
====================================================
该剧于2006年4月5日开机拍摄[1],8月杀青[2],原定2007年在央视首播,后因故取消,直到2008年12月4日才在香港收费频道无线剧集台播出。中国大陆于2010年6月24日在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该剧[3],2012年3月15日登陆厦门卫视上星播出[4]。
===================================================


好吧,原来这个电视剧拍好了之后长期都没能播出,后来播出也是非常小范围的,难怪没什么影响力。目测现在这歌的影响力都比这电视剧大。

接着说歌曲,这歌属于难度不大但唱好太难的歌,所以被列为一些流行音乐学院的考试曲目(如星海音乐学院,总共女声曲目大概90首,姚另有两首入选《追寻》《女人不哭》)。青歌赛上曾经数人尝试此歌,能找到视频的就有李安娜,李娟,李俊卿三人(当然,因为标杆太高,尝试这歌基本就一个死字)。目测这歌在专业圈里(音乐学院)应该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练习曲目。
(题外话,真正的好歌都是这种难度不大但唱好太难的歌,比如《大海》,难度顶多5,唱好难度10,这么多人翻唱也没人能接近原唱)


贴一下青歌赛翻唱的地址,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3MjAwMzcy.html
http://www.56.com/u49/v_NjUyMjAwMDY.html
http://tv.cntv.cn/video/C17742/661eee81e52544934ca9e78df6bf8d38

下面还有一篇演唱技巧,大家可以看一下,转载自
http://blog.renren.com/share/242488815/3076286630


在贴演唱技巧之前,还是先说两句,(因为你们肯定不会有耐心读完的。。)这个技巧里反复强调了声音要“亮”,“明亮”,其实这是学院派最看重的,声音不亮还唱什么?
大家可以点开上面三个链接对比一下。


姚在青歌赛上的表现应该是巅峰水平了,要知道,这可是付林大师领着她练了几个月的结果。现在的姚,哪有可能还有时间练几个月,练几天都难啊。何况姚自己也不爱练声。


(很多人关心姚以后会不会走下坡路,纯声带来说,是的,人过了25就走下坡路了,这谁都没法抗拒的。但是技术的成熟可以弥补声带的损失,所以最后出来的声音是有可能更强的。另外学院派的发声方法更科学,声带损伤比野路子们小得多。)




《日月凌空》演唱技术窍门
徐元勇
姚贝娜在08年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演唱的《日月凌空》,肯定是一首优秀的作品。歌曲的创作很有技巧性和艺术性。何谓量身定做?听了姚贝娜演唱的《日月凌空》,也许你能够悟出一些道理和窍门。什么是演唱的窍门?那就是把一首没有实际歌唱难度的歌曲,演唱得能够让人们感动,演唱起来让人们能够在感染中体会艺术的魅力。其实,《日月凌空》就是一首并没有多少歌唱难度的歌曲,甚至,包括歌唱中的最高音也不属于很高的音位。如果不仔细分析这首歌曲,咋一听,好象是一首比较有难度的歌曲。但是,就专业歌手而言,或者,就高校流行音乐演唱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算是一首比较容易演唱的歌曲。
整首歌曲结构合理,安排巧妙。特别是曲作者为歌唱者设计的,能够在舒适的歌唱音区表现歌曲的内容上,做了精深的研究。加之,歌手姚贝娜细腻、艺术性的歌唱效果,让人们对这首歌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月凌空》,的确也是一首值得去揣摩的优秀歌曲。
歌曲先是在低音区域、带有人声合唱的伴唱前奏,然后是人声所发出的第一个歌唱的句子:“当日和月”,其中的“当”字,以1=bA调演唱,是ba1音,也即任何歌手在这个位置上都容易发出明亮的声音。而“日和月”三个字是在c1和bd1音位上。按理说,对于一般歌手而言,c1和bd1音位的字词是比较容易能够歌唱明亮的。但是,如果没有接受过一定歌唱训练的歌手,也许在这个音位上出不了声音,不一定能够把这几个字演唱得有亮度。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演唱“当”这个字的时候,要亮出声音来。甚至,在“当日和月”这一句的整个演唱上都应该亮出声音来,不能让人觉得歌曲一开始就没有声音。而且,这种亮要一直延续到“天空上交叠”的“天”字上。因为作曲家很有心机的把“天”字做了高于“当”字音高的安排。但是,“天”字后都是比较弱音位的字词,因此,演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气息的支撑,直到“谁分得清宇宙边界”的“谁”字的稍微扬出。接着的“边界”两字也一定要歌唱的有亮度,特别是“界”字,要求做到强爆破之后的弱延长歌唱。
“多少烟火早在岁月中凋谢”句有两个关键的字一定要歌唱得有亮度,一定要把声音亮出来,那就是“多”字和“岁”字。尽管“多”字是“uo”元音,不属于斜开字音,也就是说不容易歌唱亮出声音来,但是,这个字的音位不高,与第一个句的“当”字一样,在ba1音上,完全可以在强气息的支持下,用强气流的力度振动声带,再把口腔圆空起来就能够做到。“岁”字是很好演唱的字,只要斜开到位,也即腮帮稍加用力,两嘴角稍微向两边裂开就能够把这个字音歌唱好。“岁”字的歌唱亮度,要一直延续到“千年之后热情化作冰冷的铁”的“千年” 两字上。再以饱满情绪歌唱“热情化作”后,要及时换气,内敛地、气多声少地演唱“冰冷的铁”四个字。“冰冷的铁”这四个字,肯定不能以热烈的声音去演唱,自然是给听者以弱唱的感觉。之所以说是弱唱的感觉,是因为这句话强调的是有内涵的表现。既要让听者听到歌唱的声音,又要以声音打动、感染听者,要让听者确实觉得“铁是冰冷的”。 无论是在声音的亮度、力度上,还是在给听者的意境感觉上,都要让“热情化作”与“冰冷的铁”形成鲜明的对比。
就作曲技术而言,就音乐旋律的进行来讲,从“屋子的悲”开始是第一段旋律的再现。“屋” 也是不容易亮出声音来的字,因此,方便歌唱出声音的“的”、“悲”等字,要尽量发出声音。不过,即使这句缺少点声音也没关系,因为“面对着荒野”的“面”字,肯定能够把它歌唱的明亮和具有力度的。“朱红的唇”与“屋子的悲”旋律、字词结构相同,但音位更低,更不容易歌唱出声音来。而且,下句的“说不出离别”也是在低音区域,因此,为了歌曲的整体效果,要求把“离别”两字,歌唱的爆破出声。
接下来的“多少尘埃心事浩茫的长夜”是能够歌唱得扬出声音的句子,歌唱方法与“多少烟火早在岁月中凋谢”一样。略有不同的是“浩”字的歌唱,“浩”字是“ao”复合元音的字,歌唱的时候,首先要发好的是“a”元音,要强调在“a”元音上的强真声爆破性的歌唱和延长,然后脑子想一下“o”元音就可以归韵了。“千年之后一切是否都被忘却”的“千年”,一定要采用强真声振动声带的歌唱方法。“一切”的歌唱也要多点声音,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却”字上的延长音。“却”字这个音不高,在c2的音位上,稍微经过一定专业学习的学生都能歌唱好这个音。只是要有歌唱的信心,以及注意斜开的张嘴和气息对于歌唱声音的支撑等等,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音。为了这个“却”字能够在歌唱中延长的有亮度、力度,一定要在“否”字后做深呼吸的换气准备。接着重复的“千年之后”句子的前四个字,要以感叹般的气息和感觉去歌唱,在及时换气后,使用气多声少的方法,继续歌唱“你翻云覆雨的手”。其中,注意“雨”字要快速以“i”元音归韵,“手”字的歌唱要以“竖开”的方法发出歌唱的声音来。然后,以强真声爆破歌唱后一句的“在哪”两字,只有这两个字歌唱的有亮度和力度,下面的“一个诗篇里能找到温柔”才能够舒展胸怀的歌唱出来。要注意“温”字,是在“e”元音的发声状态中。后一句“千年之后,你忧伤似海的愁”的“千年之后”,与前句字词的歌唱要求一样,只是这句着重要强调的是“海”字的强真声歌唱。
“爱不是”急促换气,“恨不是” 急促换气,然后采用气多声少的歌唱方法爆破“他”字,“全部的理由”的“理由”也是以“竖开”的方法进行的歌唱。
“还记得千年之前某个时候”由于逐渐进入歌曲的高潮部分,因此,这句中的“还”、“ 千”、“ 前”等字词都要歌唱的铿锵用力。特别是“还”字,一定要强真声演唱。深呼吸后,仍然采用气多声少的歌唱方法歌唱完“花儿开在春色满圆路的尽头”。其中,技术上要注意“圆”字后的休止换气。
歌曲最后是一个补充乐句子:“天气就好象被风吹拂的丝绸”,以及补充重复的叠句:“你的泪”、“滑落在”、“灰飞烟灭的袖”。其中,包含了许多歌唱的技术问题。补充句主要体现在补充了歌唱的热情、补充了歌曲的动力、补充了歌曲高潮的感染力等等多个方面。注意“丝绸”的“丝”字的歌唱,如果这首歌曲以1=bA调演唱,“丝”字实际歌唱的最高音在be2,这也是这首歌曲的最高在音be2。可以使用虚声的歌唱方法来演唱,也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姚贝娜使用的是虚声的歌唱方法,效果是不错的。这也证明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面,虚声和实声结合的重要性。“你的泪”、“滑落在”采用急促换气的方法。“灰飞烟灭”四个字属于比较容易歌唱的斜开字音,歌唱的时候要尽量发出声音来。
依据流行歌曲常用的曲式结构,这首歌曲到此就算是完整地演绎了一遍。但是,也正如许多流行歌曲的做法一样,这首歌曲仍然采用了,在间奏音乐后,再基本完全重复一遍歌曲的曲调和内容的创作手段。不过,这首歌曲在音乐曲调间奏前的强虚声的人声呼唤,成为歌曲歌唱中实声和虚声的黏合剂,增添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这段虚声的呼唤,能够更加使得人们坚信歌手演唱的实力。因此,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不要忽略了这段“过门音乐”。
总体来讲,这是一首容易演唱的歌曲,虽然歌曲中还有一些八度的跳进,但是,基本上是在人声的自然声区内,不会让人觉得突然,歌唱者也不觉得有难度。



' target='_blank'>

也许有些人感兴趣:
星海音乐学院的考试曲目里,阿妹再次制霸,入选13首之多。张学友其次,11首,其他人都是一位数。

所以我总是说,阿妹才是华语乐坛第一天后,虽然我的文章里,她经常出来躺枪。。




科普一下高音的水平,这一篇是引子。


更佳观贴,请前往个人博客:
http://bideyuanli.com/?p=304


声音的种类
关于真假音的物理成因,请阅读真音混音假音
大体上声音可以分为:真音,混音,假音,咽音,哨音。


真音
真声为声带主体震动发出的声音,特点是音量大,能产生大量的共鸣。一般我们认为有胸声(低频泛音)即为真音。一般来说普通男声的真音最高为f2。


混音
即为真假音混合。从声带来说,就是“轻机能”状态。能发出比真音更高的音,同时可以产生较大的共鸣,音量较大,所以可以视为有效的发声方法,很多人把混音归为真音的一种。一般来说,失去胸声(低频泛音)但能保有头腔共鸣(高频泛音)的可以认为是混声。
混音的一种:关闭头声
原理:简单的说,声带全震动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拉紧声带来产生高音,放松声带来发出低音(想象声带是一根弦,拉紧了自然音高)。
关闭唱法即为关闭部分声带(典型的轻机能发声状态),用声带的一部分去发声。
所谓头声,就是混音的重点“头腔共鸣”。
经过训练的关闭唱法可以产生很大的头腔共鸣,所以其音量不逊色于真声(有时候甚至更大,因为真声唱到极限的时候,音量是比较小的),有鉴于此,此法成了想唱高音的超级赛亚人们的最爱,目前被群众们广泛学习和使用。


假音
假音实质上是声带的边缘震动发出的声音,假声也是声带“轻机能”发声。特点是音量小,基本没有共鸣,音色差。由于缺点明显,一般只用于辅助,例如一句中掺杂着一两个假音。(当然也不排除像林志炫这种全假音死抗SSG的存在)
实践上来说,失去高频泛音的混声就沦为假声。所以假声是既没有低频泛音也没有高频泛音。
需要说明的是:假声在英文声乐系统里来说,是一个专有词汇,所以它与咽音哨音等不是一个概念。但在中文里,假声顾名思义就是“非真声”,那咽音哨音都可以算作是假声。
(随便吐个槽:英文里经常这样,比如飞马Pegasus,英文里专指希腊神话里那种神马,不是说你随便弄一个马能飞就可以叫Pegasus的。)


特别说明:上面所谓“没有高频/低频泛音”,并不是说高频/低频泛音完全不存在,而是比较弱小。事实上,假声也能产生很多高频泛音,只是比真声的差很多而已。实践上来说,我们通过跟基频对比来判断。


咽音
咽音是一种特殊的发声方法,本来是美声里女高音用来突破高音极限存在的一种发声方法。现在流行领域里咽音比较流行。咽音可以定性为混音,如果泛音不充分也可以定性为假音。


哨音
哨音不是由声带发出来的声音!这是哨音与咽音最大的区别。哨音比咽音更高。


海豚音
单独拿它出来,是因为太多人对他的误解太大。从狭义上讲,海豚音就是哨音,但如果这样说,我们熟知的vitas张靓颖等人都不是海豚音。如果按照中文语义来解读,那只要发出像海豚一样的音就算海豚音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1. 哨音:最纯正的海豚音。音高极高,超越声带所能发出的极限。代表人物玛丽亚·凯莉。
2. 咽音:其实这是用咽音去模拟海豚音,音高在正常女声假音范畴内。代表人物张靓颖。
3. 假声:我们熟知的VITAS就是用”假声男高音”唱法去模拟海豚音。
如果语义上说的是狭义海豚音,那会的人非常少,华语歌手里还没出现。如果说的是广义海豚音,那差不多是个实力派歌手就会:咽音对实力派歌手来说几乎是必修课。
无论狭义广义,海豚音都是假音。


全真教
喜欢讨论全真声极限的教派,痛恨各种混声。


为何总是讨论男声?
由于先天声带条件的不同,女声的假声和真声极为接近,所以女声的混音和真音基本没法区分,有”女声开口混“的说法。所以讨论女声的真假音意义不大。另外,女声的力量一般比男声差,唱腔多柔和,一般来说高音区的震撼力不如男声。
其实除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网络上致力于研究高音的群体多为男性,所以很少有人讨论女高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网络上提到音高,几乎所有人都用男唱谱)


男声高音水平评定


高音水平:普通人
普通男声的真音极限大概在f2,假音大概高六度。


高音水平:超级赛亚人1
可以真音唱到a2-b2。此音域如果唱好可以爆发惊人能量,我们熟知的一些高音歌手都是能把此音域演绎的淋漓尽致,荡气回肠。如刘欢,孙楠,张信哲等。(注:这些人的极限肯定不止于此,不过专业歌手追求的是质量,没有质量的高音是没意义的。)


高音水平:超级赛亚人2
真音唱到c3-d3。此音域是传统美声男高音最重要的音域(帕瓦罗蒂无敌的c3)。代表歌手:阿信,赵传


高音水平:超级赛亚人3
真声d3-e3,用关闭头声可以顶到g3,拿下She’s Gone,可以晋级为超3的战士。这个音域很难唱出质量,知名歌手几乎不会挑战这个音域。


高音水平:超级赛亚人4
混音基本完全掌握g3以内的歌曲,可以完整拿下玫瑰的名字,我期待可以晋级超4的战士。这个领域更没有知名歌手了,杨培安大概是唯一一个了。


高音水平:张雨生
终结这个排名的是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真音最高的歌手,张雨生:
真音g3,半假音a3,关闭头声d4。比普通人高一个八度还多。超过绝大多数华语女歌手,华语男歌手就更不用提了。
不了解行情的群众总是质疑宝哥(张雨生自称小宝)的战斗力,甚至问出“林志炫和张雨生谁音高”,“张雨生能不能唱she’s gone”之类的问题。 产生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很多群众只听过《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两首宝哥音最低的歌。稍微对宝哥有所了解的就知道,宝哥80%以上的歌都不属于常人可以挑战的范畴。 即使是最著名的《玫瑰的名字》《我期待》其实也不是宝哥最难的歌,还有大量的超难的歌,如《兄弟呀》《永公街的街长》《传言》等。 对于这些群众,请观看这个视频:


宝哥高音精华
http://bideyuanli.com/?p=164
大概包含了如下几个:
小宝练习曲
一段宝哥录音室的练习音频。开场就是9秒a3和兄弟呀里面的6秒关闭头声d4(这个d4在兄弟呀唱片版里被处理成了和声)。
张雨生月琴
现场真音唱到g3,唱到a3时自称是半假音(其实几乎听不出区别)。
张雨生pk林志炫
林志炫开创了一个高音界的壮举:用假音pk真音并且华丽丽的输掉。现场状态不好的张雨生真音唱到f3,降下来的时候用力过猛破音,林志炫假音顶到f3也破音.
清唱版玫瑰的名字
录音室版玫瑰的名字。开场真音咬字g3,结尾13秒d4(很多人号称能拿下玫瑰的名字,其实都没拿下最后一句,即使杨培安也不行)。
这个音频很好的解释了为何群众对张雨生的高音印象不够深刻(虽然其实已经很深刻了):张雨生的歌曲多采用大音量的伴奏,越是高音越如此,很多时候甚至把本音处理成了和声。 这么做是因为直接放清唱版的高音太吓人,就像这个音频这样。。。


众星挑战我期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1MzY5ODg0.html
这一首堪称宝哥被翻唱第二多的歌,翻唱者基本上都是直接忽略了副歌后面的部分,或者提早收场,因为全部拿下实在非人类之所能!能勉强拿下的质量基本也没法看。


张雨生的极限音高究竟是多少?
首先,很少有歌手会用自己的极限唱歌(大仙是唯一的例外?)。因为歌手追求的是有质量的声音,不会弄出一个惨不忍睹的音给你听的(网络爱好者的最爱)。
具体到张雨生,有传言张雨生录音室混声可以冲到f4,假声上5组。目测可能,毕竟他的d4还比较轻松。张雨生歌曲中从来没用过假声冲高音,主要是因为混音已经完全够用了,没必要用假音。



上一篇是引子,下面将用两到三篇的篇幅认真的科普一下姚贝娜的高音水平。


__ke_temp_url__

上一篇写的比较文本,这次来个图文并茂的原理解释!
不过依然是引子。。
战斗贝可以直接切换到哨音部分。


真音,头声,假音,咽音,哨音
http://bideyuanli.com/?p=334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1ODI3MzUy.html


(首先,所有概念均为流行乐概念,很多名词在美声或者传统声乐里有既有含义,我们只研究流行乐)


今天着重分析真音,头声,假音,哨音。先看声带工作原理图:

假声:



__ke_temp_url__


真声:




其中红色部分是声带主体部分(声带肌),黄色是韧带,最外层是粘膜。

对比很明显,真声是声带主体振动发声,假声是声带边缘振动发声。


很显然,所谓的半假声就是边缘发声,主体的一部分也发声,大家热衷讨论的真声比例,就是最后声音里主体振动所发出声音的比例大小。
好,如果事情就这么简单,世界就清净了。可问题出来了,头声是什么?就是半假声么?
不是,头声是声带主体紧绷但是不发声,声带边缘发声的结果。


所以
声带主体发声 = 真声
声带主体放松,边缘发声 = 假声
声带主体紧绷,边缘发声=头声


所以头声的这个名词非常不好(这个词是在美声理论里偷来的),应该叫“使劲假声”。


好,结论已有,下面我们分析具体例子。
1. 平时我们发假声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声带是放松的?假声唱多高多久都不怎么累?
2. 如果用尽全身力量去喊一个假声长音,是不是能感觉到头腔在振动?这个巍峰营的教学视频说的很清楚,用力+假声,就能得到头声。
3. 因为用上了力量,所以头声是比较有力量的,能获得不俗的共鸣,这是头声可用的最根本原因。从实践上来说,我们也可以用泛音强弱来判断是不是头声。
4. 每个歌手的音色各有不同,但是唱到头声,却基本都一样的音色。为何?因为声带主体各有不同,但是声带边缘几乎是一样的。
5. 为什么“女声开口混”?因为女声的假声和真声音色非常接近,所以即使女声切换到边缘发声我们也很难听出区别。男歌手就不行了,一切换区别明显。
6. 我们从感知上知道,假声是漏气的,真声是实实在在的(所有气流能量都转化为声能)。这不是声带边缘发声的错,这是声带主体不紧绷的错。所以只要声带主体紧绷,声带边缘发声也可以获得较大的声能。
7. 这就是现代流行乐最基本的一课:统一声区,把真假声联合在一起。具体来说,就是从真声区到假声区最高音,永远保持声带主体(声带肌)紧绷。这样,无论是主体发声还是边缘发声还是混合,都能保有较大的能量。
8.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经管现代流行歌手都致力于统一声区,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换声区,所以几乎没人能做到完全掌握所有音区。

9. 民族唱法原理上讲就是“假声关闭”(潘乃宪语),按照本文的理论,其实应该是头声(共鸣那么强!),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何民族唱法那么高,并且千人一面(声带边缘发声大家音色一样!)。



好,我们来分析开头的视频:


林志炫20年前显然还不会头声,这个假声真是要多假有多假。从频谱上看就是基频比较强,声音是明显漏气的,共鸣不强。



宝哥的这个真声就很真了,基频比较弱,共鸣强烈。

为什么宝哥这个不是头声?因为这个还保有宝哥的音色,而且力度在那摆着。。




20年后大仙学会了头声,这个的g3共鸣就很强了,基频很弱了。
从这个图上看,大仙和铁心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是几乎没有区别的。听感也是一样的,如果专注的听最后一个音,两人是几乎没有区别的。

那为什么大仙听着这么假?很简单,大仙的假音音色跟真音差别太大,一转头声立刻就能被辨认出来。而铁心的音色差别就没那么大(当然铁心的这个可能是半假音,也就是声带主体也有部分在发声)



这个主持人假的就不用提了,全程基频都非常强,几乎无共鸣。但是最后一个音共鸣还是很强的,可以算作头声。



宝哥共鸣强烈,不过我不敢说这个是全真音,应该是有假音成分了。



宝哥自承半假音。共鸣依然暴力,这个不能算头声。




这个是真的头声了,不过共鸣依然逆天。这个音完全听不出宝哥的音色了(当然这个音谁也听不出音色了)。



最后说下咽音和哨音


本文不打算解释咽音和假音的区别了,现在在流行领域,咽音有扩大化的趋势。本人只是着重说明一下咽音和哨音的区别:


哨音是没有任何泛音的!


为何?因为哨音不是声带振动发出来的音,而是空气摩擦振动产生的。比如,我们弹一个琴弦,这就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如果我们买个口哨吹,这就是空气振动产生的。还记得泛音是如何产生的么?泛音是物体1/2, 1/3等振动产生的,所以空气振动是不会有泛音的!




伪海豚音,实则为假声,也有人认为是咽音。不重要,反正不是哨音。



有泛音,所以还是声带发声的范畴。这个应该是正宗咽音。

(多说两句:视频中那个G#6是指最高音,最后的长音是F6)




这个图很好的说明了哨音和咽音的区别:哨音是没有任何泛音的!在最后Adam发了一个非常像哨音的音,然后降下来成普通的声音。这个就是咽音,可以从图中看到,即使是在高点,也可以看到泛音。另外,这里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
哨音是没法和别的音区连在一起的!

所以无论起步升上去的还是结尾降下来,只要接了普通声区(真音或假音,只要是声带发声),就不是哨音。




好,终于正式开始认真地科普姚贝娜的高音水品了,今天先是一个笼统的介绍:


这个视频是姚的现场最高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2MjE5MDE2.html

3:25处。




摸了一下e4,质量嘛,大家听一听自己判断吧。我的判断是,共鸣尚可接受(相对于这个音高),音色很假,可以判定为头声。



姚贝娜最高的的长音在《我要的很简单》里,10秒c4。这个歌她经常唱,几乎是每个商演都唱的,而且场场都要唱这个c4。


可以判定为半假音。共鸣尚可,音色偏假,力度不是特别够,好在时间足够长。



真声才是最考验女歌手真功夫的领域,姚贝娜的真声代表作太多了,我们就拿最著名的也许明天和自己来看吧:








这三个音差不多是我看到的姚贝娜唱得最用力的三个音了,他们的特点几乎完全一样:
1. 因为太用力,基频几乎完全消失不见。我们不在现场,没法再还原当时的状态了。目测现场音量大到令人发指,可能跟北京五棵松演唱会那个高音差不多吧。
2. 胸腔共鸣特别强。表现在800-1500的第一泛音特别粗壮。微笑说过:姚贝娜拥有当代女歌手里最强的胸腔,我们可以再图中很明显的看到。尤其是“去爱”,因为是e3,胸声支撑非常充分,整体极为厚重饱满(我最喜欢这个音)。
3. 高频泛音充分。主要是3000-4000hz的高频泛音,这个频段最能加强穿透力。姚贝娜是学民族出身的学院派,头腔共鸣肯定是很充分的。这几个音又这么用力,所以头腔的各个腔体应该都参与了共鸣。
4. 后两个大颤音简直完美!尤其是高频泛音,看着就是享受啊。


再低一点的就是镇楼日月凌空了,贴了太多次了,不贴了。




最后,贴一下民族领域的姚贝娜,青藏高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5NjAyNDg=.html



没太多可说,跟上面的没多大区别。不过要注意的是:民族唱法在本质上是假声关闭,所以这个和上面的几个音,音色是有巨大差别的。



贴一个李娜的

区别就是李娜挑起来摸了一下#c4,其他跟姚贝娜没有太大差别。姚贝娜这一版完成质量还是非常好的。



姚贝娜高音水平2


比高音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总的来说,可以把比高音分为真假,唱腔,音种三个方面。好,走起。


唱腔


1. 民族唱腔。
民族唱腔的高音本质上属于假声关闭,还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假声关闭。所以民族里面飙高音的漫山遍野,大家早就习以为常。
拿青藏高原来说吧, 你要说这歌不难?#g3长音接b3,如果放流行里,基本属于天文难度了。可是你要说这歌难?体制内能唱这歌的一抓一大把。上个视频大家看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ODMwOTY=.html


20个版本的青藏高原!这里面除了张惠妹基本在搞笑之外(你们看,不是我热爱黑阿妹吧,她就是爱干这种自黑的事!这视频都不是我做的。。),其他人其实没多大的差距。体制内能唱这个歌的真是太多了。姚贝娜甚至都没能入选这个视频。


好,那姚贝娜在民族唱腔领域里,高音水平如何?
学院派高手吧,没亮过极限,已有资源来看,跟一众学院派高手难分高下。

2. 华语流行唱腔
其实华语流行唱腔样式多变的很了,很难一句话概括,这里又涉及到真假和音种,后面详述。


3.欧美唱腔
欧美唱腔讲究大胸腔共鸣,力度要强。所以难度最大。All by myself的7秒f3,不算高吧,在民族里根本排不上号。但是如果用欧美腔唱出来,那难度就太大了,席琳迪翁自己都搞不定。所以这是我一直强调的:各个唱腔之间,同一个音高不能等价!


姚贝娜欧美唱腔的高音水平?
唱的英文歌太少,难以评论。单以ABM而论,华语第一。
要想跟欧美人比?这还是算了,毕竟人家腔体比咱大的多。


总的来说,同一个音高,难度上说
民族 < 华语流行 < 欧美
下面的讨论基本上针对华语流行。

真假


1. 假音
我最反感讨论高音的时候不论真假,动辄说xxx最高音g4,其实一看是假音。
在男声拼高音领域,从来没人用假音拼的,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女声这,很多人拿假声说事,至少你得弄个头声才行吧。


姚贝娜的假声水平?
不知道,这个工作量有点大,谁知道最高的假声出现在哪?


2. 偏假的头声
有共鸣的头声都可以认为是可用音域。讨论这个虽然还是意义不大,不过多少比无共鸣的纯假声强的多。
姚的头声最高e4,前面放过了。因为是现场,应该是非常高的了。能超过这个的目测寥寥无几。


3. 半假声
这个领域姚的10秒c4应该是制霸了。(再一次证明欧美腔真的很难,要说这个10秒c4听起来比7秒f3难多了吧,其实姚唱这个没怎么用力,难度不大)


4. 有胸声支撑的真声
这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范畴。下面继续展开讨论。


音种
难度来说,挑上去唱一个音 < 咬字 < 大长音


1. 挑上去唱一个音
这是最简单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姚的e4,就是挑上去唱一下。让姚停在那唱个长音?基本不可能。一般来说,大家说的哪个歌手的高音极限,说的都是挑上去唱的最高音,因为这个最简单,基本上肯定是歌手的最高音。
个人认为比挑上去唱的音是没啥意义的,停留时间那么短,能看出什么?


2. 咬字
比如《我相信》,就是典型的高音连续咬字。咬字也分难度的,连续咬字,还是一个高音的咬字,咬多少字,咬什么发音都是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言难尽,而且我也不知道姚咬字领域的巅峰之作是哪个,谁来说说?


3. 长音
在我看来,真声长音才是考验女歌手高音战斗力的最正确方法!这个方面,主要比的就是音高,时间,力度,共鸣。简单的说就是比质量。


好,我们选几个人来比一下,入选的条件是
1. 3秒或以上长音
2. g3或以上(国际谱G5)
3. 真声(带胸声)
4. 非民族唱腔
5. 华语女歌手


大体上,入选的有:黄绮珊,姚贝娜,李佳薇,云朵。

大家觉得还有谁能入选?




筹备女高音大比武,加上可能要做吧刊,这几天不做大更新了


随便放一张糊弄一下



大家都想要的爱无反顾。
说实话,三个质量都一般,第一个没唱直;第二个起高了一点;第三个高频抖动明显,而且高了一点。听感上第三个问题最大,感觉有轻微的断裂感。


我觉得是录音太仓促,导演没发现。大家觉得呢?



说好的《我会再回来》,如约而至


没什么可说的,还是老三样
1. 基频不见
2. 胸腔共鸣(1300hz)暴强
3. 高频泛音充分(3300的共振峰)


这个音质量还不错,胸声厚度很大,力度足够。


上一张趣味图吧



歌中穿插电影的剧情,这是其中一女子尖叫“救命”。大家看,尖叫的泛音好充分!都干到快一万hz去了。这应该是声带激烈振动的结果。


不过好像我们听到的cd也好,现场也好,大于6000hz的都是要被滤掉的。不确认,专家来说说?


今天有请帕瓦罗蒂大师show一个

__ke_temp_url__



说两句美声:
美声是无麦克时代为了喊到全音乐厅都能听见而特别发明的一种唱法,所以音量基本就是人类能弄出来的最大了。普通人可能没啥体会,如果美声歌手面对面给你亮个嗓,基本上直接震一个跟头。跟狮吼功差不多。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美声是尽一切可能的开发了所有共鸣腔:
1. 爆大的胸腔共鸣,这地球人都知道。
2. 超低喉位形成的巨大喉腔通道,确保喉腔共鸣。
3. 以鼻腔为核心的面罩共鸣。其实头腔所有共鸣腔里鼻腔是最大的,当然利用这个声音大。


所以结果就是差不多全频段都有很强的泛音,给人的感觉就是:即厚重(低频)又有焦点(高频)。穿透力极强。


为什么这么大颤音?
有学者认为颤音有利于增大声能。不管正确与否,颤音是肯定有利于增大穿透力的。



Bring to my life 官方版 + 甩头

__ke_temp_url__


从善如流,这一次不做频谱分析了。
满足部分人的需要:这歌最后的高音长音是e3,前面假音哼唱最高有个g3的长音。

央视的后期处理真是简单粗暴啊,那么赤裸裸的拙劣的把音量往下一拉就了事!目测两分钟搞定!
这么悍然的直勾勾的拉音量还真是罕见啊!

目测现场high到爆,这种巨大伴奏的摇滚,只要高音亮出来,就是high爆的结果。





今天没有频谱图,显得略瞎,正好有人要求,我就发一个(其实我老早就想做这个了)

传说中的黄妈卡痰图



以后有时间再分析黄妈的其他几处卡痰。

__ke_temp_url__




关于黄妈,其实是这样的:

从我第一次发帖(关于姚)“从姚贝娜淘汰看如何控制舆论”,就有黄妈粉跳出来说the power of love唱的很好,一点都没车祸。这让我倍感苦恼,都车祸成那样了!所以每次都要跟他们费一番话。所以现在我决定陆续的把车祸点都找出来,以后他们再废话直接抽脸!

另外,关于黄妈,我的观点是一直不变的:为了搏出位整天挑战高难度,其实经常车祸。这本来就是不正常的做法。反观姚,永远都是唱120%把握的歌,所以很多人误以为黄妈比姚强很多。这是我一直致力于要翻案的。

如果大家觉得上面那个太黑了,我就删掉,不过关于黄妈车祸的评价,我是不会变的,发到博客去,以后有机会就打打脸。





流行女高大比武1 # g3段

经过一番筛选,尴尬的是,流行女高能入选g3段的只有姚贝娜和黄绮珊。

关于云朵和李雨儿,更接近民族唱法,以后在民族篇里面再分析她们吧。






3. 两人基频都消失不见,说明共鸣都非常强烈。(简直是废话)




4. 图中的第一泛音更多的是反映喉腔共鸣。这个频段胸腔共鸣的成分应该很少了。黄妈的喉腔无疑是领先姚贝娜的,黄的所有共鸣几乎都集中到喉腔上了,所以听感上特别真,而且力量十足,厚度大过姚。





5. 高频共鸣来看,姚领先黄是显然的。听感上来说,黄妈基本是没有高位置焦点的,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声音基本都来自喉腔。姚无论唱什么音高,基本都存在高位置焦点,所以穿透力更强,听起来更“尖”。缺点是听起来不如黄的“真”。
6. 4000hz以上的更高位置泛音,黄是完全没有的。姚是存在的。

唱腔唱法部分,有请@♀冷漠の微笑 @hierarchyu




1. 很多人说我的频谱过于难理解,所以上一篇中,吸收了大家的意见,现在加了红色框来强调我想讨论的部分,这样是不是有助于大家理解呢?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呢?

2. 女高将继续下去,f3段, e3段, d3段, c3段,初步计划是这样。大家有什么推荐人选可以回帖说说!

3. 先不放视频了,因为可能随时有补充,一旦做成视频就没法补充了。打算等所有段都比好了之后,再放视频。所以即使是比完了的频段,大家随时可以补充!

4. 也许明天如果有更好的版本,欢迎提供!尽量正式版。广州版一直没有正式版,可惜。。





I will always love you对比版 小胖VS黄妈VS李佳薇VS阿妹VS彭佳慧 VS WH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5Mzc5NTYw.html



1. 彭佳慧第一版降了2key,惠姨live版降了1key。其他原key。
2. 共鸣的话,阿妹垫底应该没悬念。(除了小胖)
3. 个人认为,WH > 彭佳慧 > 黄绮珊 > 李佳薇 > 张惠妹 > 林育群


惠特尼休斯顿CD版(线比上面的粗是因为音量更大)


惠姨的气息真是强啊,线好直!暴强的共鸣属于气息硬顶出来的,气大就是无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5Nzk0MDgw.html


首先,这个视频真是违和啊,前面的唱腔和后面的美声真是完全不像一个人啊。而且,好像唱美声的都不是穿这样的。。


美声特点:无论高低音,都保持三个腔体火力全开的共鸣:胸腔,喉腔,头腔(面罩共鸣)。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三条线清晰明朗。




中间的“承担”带出了流行味,尤其是“担”字,就是流行,图上明显能看出,高频焦点一下就没了。低频的1500hz左右的泛音也弱了。




另外,美声穿透力最大不用怀疑,看这个图。前面是姚独唱美声,后面是两人合唱。流行唱腔基本都淹没在伴奏的汪洋大海里了。



征集:广州版《自己》最好的版本。

这一版据说是《自己》完成的最好的一次,可惜一直没有官方版,大家有没有录制的好一点的版本呢?




@挚爱梦着玉
其实没什么怯可露的啦,就谈谈听感就好,“听着舒服”, “听着有力量”这些都可以。
无话可说我倒是可以理解,最近的贴确实话题性不强。说实话,要想帖子话题性强,拉一些人来躺枪几乎是必须的,比如我最爱拉的阿妹。
如果连招黑都不行,那就太悲剧了吧!

考虑到以上种种,我觉得是时候要做一个转型了:
1. 改每日一更为一周一更,或者更长。说实话,每日一更这种事是我从业以来从来没干过的。确实有点吃不消。
2. 不再做姚一个人的频谱分析了,最近几个单独分析姚的几乎没人参与讨论。
3. 尽可能的做成视频,这样话题性更强。同时要加强火力,拉更多的人近来躺枪。
4. 既然是这样,这个贴可能不再作为一个盖楼的存在了,也许就是一个合集吧。

如果没有期待自然没有失望,放平心态了也许我就不在乎没人看贴了。对大家也是一样,不再期待比的原理每天给大家更新了,应该也就不会对本贴失望了。





本文采摘自网络 原始出处 
发表评论 登 录 1条评论 
发 布